时光无形
却见证了所有
法院的故事
每一秒都在更新
2021的浪潮即将退去时
总有一些瞬间
像沙滩上的贝珠
闪闪发光
让人忍不住追寻、捡拾
串起流淌的时光
……
那些仗义相助的瞬间
法院门口,离婚冤家,一言不合,上来就打。
“别打了!”书记员何博文挺身而出,一个跨步冲上去,挡在了被打女子面前,一阵混乱的撕扯过后,几条长长的血道子挂在何博文右手手背上。
何博文顾不上疼,使劲抱住男子不让他再动手,那一刻他心里只有两个念头:不要影响其他诉讼群众;别让孩子看到父母这般不堪。在法警和工作人员的劝解下,一场冲突免于加剧。
也许是撒完了怨气,也许是对弄伤他人心怀愧疚,两个人的情绪很快平复了下来。在顺利完成谈话后,当事人向何博文表示了感谢与歉意:“当时我鼻子和头部被他打的很疼,幸好勇敢的书记员出手阻拦……”
何博文说:“我希望大家不管有多深的仇怨,多大的火气,到我们法庭里都能回归理性,心平气和的解决问题。”
路见不平一声吼
法院人一身正气藏不住
那些用真心换信任的瞬间
一个冬日的清晨,法官王楠早早就等候在南门安检大厅。今天他要接待的当事人,有些特殊。
刘阿姨是一位独居老人,身体不好,眼睛也近乎失明,为了要回18年前的一笔借款,不得不打起官司,而一审结果,她并不满意。
考虑刘阿姨的特殊情况,王楠本想“上门服务”,但老人坚持来法院问个明白。
在充分听取了刘阿姨的上诉请求及理由后,王楠开始耐心的解答起老人的每一个疑惑,怕老人听不清,王楠就蹲在她身边,把一审判决一条一条给老人说明白。一番耐心细致的倾听与解释后,老人彻底弄明白了判决中的法言法语,最终决定撤回上诉。
签完笔录后,老人拉着王楠的手说到:“王法官,从来没有人这么耐心为我解答案件,今天您这么一说我就全明白了,一审判决没有问题,我愿意撤回上诉!您是一心为民的好法官,我记住您了!我一定会再回来看望您的!”
在王楠的敦促下,几天后,刘阿姨就收到了还款,解决一个烦恼,过个暖心的冬天。
用心、用情、用力解决群众的困难事
我们有足足的耐心
那些用情解纷的瞬间
一间房产,兄弟阋墙。
“家里的事,去家里商量。”这一天,李蔚林法官赶了30公里路,为杨家兄弟解决问题,也为他们挽回亲情。
还没等法官进院,兄弟俩就在家门口动起手来,情急之下,李蔚林法官横跨在大门口,大喊一声:“都住手!有问题跟我说!”兄弟俩被法官的威严所震慑,停止了争执。安抚好二人的情绪后,李蔚林开始实地勘察。解决完房子的问题,李蔚林收起起初严肃的态度,真心实意地再次耐心规劝,一扇大门一家人,兄弟手足情最深,希望二人顾念亲情、放下心结。兄弟俩表达了真诚的感谢,表示会尊重法官的裁判结果。
有时候
除了法律上的帮助
法官总想再为你多做一些
那些敢于亮剑的瞬间
执行路上,总有坎坷。
大兴区某公园内两座建筑,因违反公园管理条例对外经营,需要腾退。
执行法官王玮珂这次遇到的难题,是建筑早已转租给了案外人。“跟我有什么关系?我的损失谁来弥补?”任凭王玮珂一次次上门磨破嘴皮,承租人或态度强硬坚决不搬,或嘴上答应一拖再拖。
维护正义,是动之以情,也是敢于亮剑。
今年雨水特别多,那一天,正好赶上一场大雨。面对雷霆出击,承租人依旧拒不配合。“你的损失应该交给法律解决,而不是抗拒执行,封!”王玮珂协同法警快速控制住现场,对涉案建筑进行了查封并通知承租人限期搬离。
不怕风不怕雨
就怕走不完“最后一公里”
那些急人所急的瞬间
2021年7月14日上午,一位拄着盲杖的特殊当事人走进了二中院南门接待大厅。当值的诉服办干警霍占林一眼发现,赶忙上前询问。得知该当事人因下午要办理结婚登记,急需调阅自己的二审法律文书。只有几个小时的时间了,看着当事人脸上露出的急切与期盼,霍占林赶忙联系了档案科。
群众的急难愁盼,必须特事特办!档案科干警张洋在严守档案借阅各项规章制度的前提下,以最快的速度找到了他需要的文书,将复印件一路小跑送到当事人手里。双目失明的当事人激动地表示:“没想到这么快、这么方便,真是太谢谢你们了!”
对于这些特殊的当事人
公正地裁判文书
在北京二中院
他们不仅“看”得到
更能感受得到
那些追求极致的瞬间
刑事法官每天都走在追求极致的路上,被害人的利益,被告人的诉求,都不能懈怠,大案小案,都得是铁案。
“感谢法官、感谢法院,给了我们一次机会,认真审查证据、查清事实,让我的孩子早日回归家庭,回归社会。今后我们一定对他认真教育!”被告人小杨的父亲给法官送来了一面锦旗。
小杨因网络诈骗被起诉,一审宣判后,小杨上诉提出自己犯案时尚未成年的新举证。证据,是刑事审判的命根。因为种种原因,小杨出生时没有出生证明,为了核实真实情况,二审中,刑二庭法官与派出所、村委会等单位沟通联系,认真审核每一份证明材料,最终对小杨的出生日期予以纠正,认定犯案时小杨尚未成年,改判缓刑。
追求极致的路上
我们用一个个铁证筑起一件件铁案。
还有法院人最幸福的瞬间
“侯法官,这个送给您”。每天为别人操碎心的家事法官侯晨阳,这一天被暖到了。
离婚夫妻分家析产,带着年仅15岁的女儿来到法院。法庭之上,就像曾经系上的心结再次被拧紧,双方相互指控、剑拔弩张、各种不满的情绪扑面而来,让整个庭审压抑感满满。
庭审过程中,小姑娘话不多,多数时间都是低着头写写画画,大家都以为她在做发言准备,但她却始终安安静静,只在母亲情绪激动时进行劝说与安抚,努力配合着法官。侯晨阳从双方争议焦点出发,采取定框架、定条件、定方案的方法,与双方反复沟通确认,直到对每一条都达成一致。最终双方消除疑虑,当庭撤诉。
准备离席时,女孩突然抬起头说,“侯法官,您看!”侯晨阳仔细一看,原来小姑娘刚才默默描画的,竟是自己刚刚庭审时的画像,图片中的他紧握着笔,虽然戴着口罩,但望向当事人的双眼,好像在倾听,又好像在沉思。小姑娘把画送给了他,说了一声“谢谢”便轻快地走出法庭。
对于一个孩子来说,也许画画是她缓解紧张情绪的出口;也许法官叔叔的形象,那一刻让她觉得心安;也许她希望那一天留在记忆中的不是愤怒与争吵,而这样一个人,这样一幅画面。
又一场风波归于平静
这是专属于法官的幸福时刻
除此之外
还有那些努力奋斗的瞬间
那些咬牙坚持的瞬间
那些拨云散雾的瞬间
……
2022的新浪潮即将奔涌而来
我们始终将带着信念、感动与温暖
乘风破浪
去唤醒一个又一个的春天